早聞名許久,但始終不去接觸,僅以為是個九流外星人小說.
真的要怪自己有些時候僅聞而不識,應當時時提醒自己這陋習才是.
一連看了五本小說,裡面集結了很多短篇的小故事.
包括 尋夢,第二種人,地圖,迷藏,風水,叢林之神崇拜俱樂部...等,每個故事
都很獨特,有趣.
跟幾個朋友討論,才知道原來在大家很早以前就已經看過衛斯理啦.
我真是開化的有夠晚.
大概在大四的時候才開始較大量的接觸小說.
這樣的內容接觸,著實讓我開始注意了一些場景,人.
-------------
反思一些原本困惑的究因.
比如說,我很相信各種可能性,相信一個結果可能會有很多種情形來造成.
這樣的態度很開放,可是偶爾卻讓我陷入迷惑,
因為,這將難以辨識真正的事情源由.
看小說裡的推理方式和思考方式固然總要人出乎意料,但總的看起來,
一些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這很有趣.
儘管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總得安排些吸引人,滿足人好奇探求未知的心理,
但總有些地方,總是你我和作者都會覺得這樣安排是舒服,理所當然的.
總有些是多數人日常生活的共識,一個你我(或作者)都會認為固然應當的存在.
這很恐怖.
這是件很嚴重的事,我個人是這樣的認為.
順著"路線"走,只因為前面正也有個人走,所以,所以?
或以"習慣"來引導,只因以前也是如此,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
不同人時地,因或不成所以.
這種謹慎探思的作為,我們稱做
慎因現象.
---------------------------
日劇"役者魂"裡的烏山瞳美的生平嗜好是想像每個當下的人.
"這個淋著雨站在街區轉角的人,已近全濕. 而雨還是如十分鐘前突來時那樣的滂然遽下.
轉角的人應當是要過馬路的. 街區的轉角當然是叉發的垂直斑馬線. 就算不過馬路,
也當是要拐過角往另一條街過去. 但這個人卻停住了. 應該是早和某人約定了這原本
該是晴朗愉快的下午. 也難怪,這樣東張西望的急切!"
但事實上是,這傢伙又迷路了! 這個街角大概已經繞了5,6次了,這傢伙還是找不到那個
明明就在對街街底的公車站牌.
烏山瞳美老是做出這種錯誤的推想.
這樣的推想,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好的考驗工具.測測看,一個人的直覺推理有多準.
直覺應當是一種潛意識的生活經驗歸納,如果說是腦波的感應,則太玄難以及手著邊.
當有好幾個可能,好幾個選擇出現時,該怎麼推斷呢? 直覺嗎?
還是覺得直覺是個虛無飄渺的東西,縱然有時很準,而人也常只記得準的那幾次.
訓練一個合理的簡潔經驗歸納,是要時時提醒銘記的.
或如下面這原則所說
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坎的剃刀",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這是奧卡姆剃刀的眾多變形延伸,取自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的解釋,
儘管Leonardo da Vinci的用詞是這樣的矛盾(註1),但還頗能留有原意味之妙.
相關的內容介紹可參考wiki,
Occam's razor http://en.wikipedia.org/wiki/Occam%27s_razor)
所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